● 第一篇 ●
登山杖,顧名思義,即登山用的手杖。不過這是狹義的說法,其實登山杖的用途不僅止於登山專用,簡單來說,登山杖就如同人類的第三隻腳 (甚至第四隻腳),善用它時可有效減輕行走間腿部及膝蓋的壓力,於凹凸不平的路上可增加支點保持身體平衡,故它也是平日喜愛健行運動者的良伴。此外登山杖還有更多的用途,如:到野外活動時可以趕狗驅蛇、利用它來做相機的腳架、甚至... 還可以應用它來架設帳篷!!
目前市面上常見到的登山杖,依外型及功能性區分大致有下列三種:
- 標準型 (一字型):直式握把,較寬的腕帶,裝有可拆卸的阻泥板,高硬度的杖尖,收納後體積較小。
- T字型 (L型):也稱柺杖型,握把呈 T 字型或 L 型,方便握持施力,杖尖包覆可拆卸的止滑彈性膠頭,收納後體積較大,適用於緩地健行。
- 多功能型 (相機型):此款外觀與一字型類似,不同點在於杖頭處的球狀體可旋轉取下,改裝上相機,此登山杖即成了相機的腳架。
● 第二篇 ●
一般登山杖 (標準型) 的結構簡易說明:
- A. 腕帶:因登山杖與使用者間的力量傳遞主要是透過腕帶,故好的腕帶設計應寬厚、堅固,內層要柔軟,以避免傷害到手部的接觸面。腕帶長度應可調整,以配合每個人不同的手腕尺寸。
- B. 握把:需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為佳,大致上有塑膠、橡膠、軟木、高密度泡棉... 等材質,可依個人的喜好及不同的用途做選擇,建議考量點有防滑、吸汗、握感、輕量化... 等。
- C. 杖身:首要考量當然是要輕又堅固,常見材質有鋼、鋁合金、鈦合金及碳纖維四種,其中以碳纖維最輕,其次是鈦合金;而鋁合金也有分航太鋁合金及一般的,前者較輕。杖身可無段式伸縮,目前以三節式為大宗,也有四節式的設計,好處是收納起來更為短小。旋鈕鎖定系統需牢靠,易緊易鬆,以方便杖身的拆卸 (如:清潔保養時)。
- D. 阻泥板:屬於可拆卸式的零件,其作用是遇到軟泥或碎石地形時可避免杖頭陷入過深而難以拔起,並增加在此種地形行走的穩固性。反之,遇到環境多有荊棘灌木時,阻泥板易受牽拌,阻礙了行動的便利性,此時便應將之拆除。
- E. 杖尖:此部位因直接與地面接觸,極易磨損,故應選擇堅硬的材質,目前知道有鋁合金與鎢鋼兩種,以後者的硬度較佳。在堅硬地面使用時可另外裝上防滑的彈性膠頭,以避免杖尖和地面摩擦力過小而滑動。
- F. 避震器:杖身內部裝設有彈簧組,可舒緩杖尖與地面接觸時帶給手部的衝擊力道,遇到連續下坡路段時很好用,但是在上坡時卻適得其反,因避震器的緩衝會削減部分向下支撐的力量,故在上坡時建議將其關閉。
一些登山杖常見的選購配件:
- 防滑膠套一:通用型,遇到堅硬光滑地面或室內木地板時,可於杖尖處加裝此套,避免支撐時滑動或杖尖刮傷木地板。
- 防滑膠套二:功能與上述的相同,但是特殊的外型設計是專門為了緩地健行時使用。
- 阻泥板及擋雪板:防止杖尖深陷於軟泥地型及雪地時使用。
● 第三篇 ●
一. 長度的設定:
第一次使用登山杖時,當然要先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長度,建議調整方法如下:以在平地使用為基準,站立不動上臂自然下垂,然後手握登山杖的握把,其手肘處應成 90 度角,即上臂與小臂應成 L 狀,此時登山杖的長度即為最適合自己的長度,走平地或緩坡時皆適用。但是若遇陡上坡時則應將登山杖縮短,以避免手臂揚起過高而造成施力不足;若遇陡下坡時則相反,應將登山杖伸長以加強向下的支撐力,但是切記不可超過登山杖的最大長度限制,以免杖身彎曲變形。其實除了平地外,遇有上坡或下坡時,其長度的調整也可參考自己手肘的角度而定,儘可能使用時能接近 90 度會較好出力 (如上方的圖片)。待調整完成後,由於杖身大多印有刻度可參考,只要記得自己的數據,下次再使用時便不需如此費心了...
第一次使用登山杖時,當然要先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長度,建議調整方法如下:以在平地使用為基準,站立不動上臂自然下垂,然後手握登山杖的握把,其手肘處應成 90 度角,即上臂與小臂應成 L 狀,此時登山杖的長度即為最適合自己的長度,走平地或緩坡時皆適用。但是若遇陡上坡時則應將登山杖縮短,以避免手臂揚起過高而造成施力不足;若遇陡下坡時則相反,應將登山杖伸長以加強向下的支撐力,但是切記不可超過登山杖的最大長度限制,以免杖身彎曲變形。其實除了平地外,遇有上坡或下坡時,其長度的調整也可參考自己手肘的角度而定,儘可能使用時能接近 90 度會較好出力 (如上方的圖片)。待調整完成後,由於杖身大多印有刻度可參考,只要記得自己的數據,下次再使用時便不需如此費心了...
二. 行走的方式:
手持登山杖走路時,由於多出了一隻 (或兩隻) 腳,常常會造成初學者的困擾,忽然忘記怎麼走路了,甚至還同手同腳~ 事實上登山杖的使用也是得費心學習的,而當已習慣它的存在後,會發現沒有它還真的不行。初次使用登山杖時請抱持平常心,就當平時在走路一般,兩手一前一後有節奏地擺動配合雙腳前進,利用杖尖接觸地面時向下頂住,隨即再向後方推出,如此交替運作即可,有點像是競走或跑步的那種感覺 (手肘呈彎曲狀)。其實也沒有硬性規定要怎麼走啦,因為每個人走路的方式都不太相同,多嘗試幾次,便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節奏與感覺。不過需注意的是 杖尖的擺放點會依地形而有所不同:在平地或緩坡使用登山杖時,杖尖向前接觸地面的點不應超過腳尖,注重於向後推出的力道;遇到上坡或下坡時,為分擔腿部的壓力,杖尖與地面的接觸點應是在腳尖的前方,此時注重的是向下撐起的力量!!
手持登山杖走路時,由於多出了一隻 (或兩隻) 腳,常常會造成初學者的困擾,忽然忘記怎麼走路了,甚至還同手同腳~ 事實上登山杖的使用也是得費心學習的,而當已習慣它的存在後,會發現沒有它還真的不行。初次使用登山杖時請抱持平常心,就當平時在走路一般,兩手一前一後有節奏地擺動配合雙腳前進,利用杖尖接觸地面時向下頂住,隨即再向後方推出,如此交替運作即可,有點像是競走或跑步的那種感覺 (手肘呈彎曲狀)。其實也沒有硬性規定要怎麼走啦,因為每個人走路的方式都不太相同,多嘗試幾次,便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節奏與感覺。不過需注意的是 杖尖的擺放點會依地形而有所不同:在平地或緩坡使用登山杖時,杖尖向前接觸地面的點不應超過腳尖,注重於向後推出的力道;遇到上坡或下坡時,為分擔腿部的壓力,杖尖與地面的接觸點應是在腳尖的前方,此時注重的是向下撐起的力量!!
三. 避震的使用:
利於下坡路段使用,可舒緩手部受震的衝擊;但是遇到上坡時則建議關閉,以免彈簧緩衝作用導致多費了力氣。個人是比較偏愛無避震的設計,一來結構簡單,二來重量較輕,且有效的利用腕帶,也是能達到緩衝避震的目的。
利於下坡路段使用,可舒緩手部受震的衝擊;但是遇到上坡時則建議關閉,以免彈簧緩衝作用導致多費了力氣。個人是比較偏愛無避震的設計,一來結構簡單,二來重量較輕,且有效的利用腕帶,也是能達到緩衝避震的目的。
四. 應注意事項 (使用及保養):
- 登山杖拉長使用時每節的長度應相同,勿長短不一,單節長度亦不可超過其最大限制。
- 登山杖注重的是垂直的支撐力,杖身側面則較為脆弱,若遭重物撞擊時容易變形或斷裂。
- 使用登山杖前需確定各節的鎖定系統皆已固定,以避免使用中忽然縮短發生危險。
- 杖身內外切記不可塗抹潤滑油或其他油類製品,以免造成鎖定系統失效而無法固定。
- 欲清潔或長時間不使用時,建議將各節拆卸抽出處理,保持乾燥以避免生繡。
- 帶登山杖出門,請時時留意它的存在!! 一般來說,登山杖會用到壞了的比例較少,幾乎都是不見了的居多~
● 第四篇 ●
最後來談談腕帶,這是在標準型 (一字型) 登山杖上的重要元件!! 相關說明如下:
- 好的腕帶設計應寬厚、強韌,採一體成型設計,其和手部接觸面的內裡材質應柔軟舒適。
- 腕帶的長度可依個人手腕尺寸隨時進行調整,部份的登山杖可支援長度鎖定。
- 正確使用腕帶,可有效舒緩手部的衝擊力,相當於登山杖的另一個避震系統。
- 正確使用腕帶,可分擔手掌握住握把大部份的力量,手部較不易疲勞。
以下是腕帶的使用圖例說明:
(LEKI 06-2136 實物拍攝於家中)
(LEKI 06-2136 實物拍攝於家中)
1. 以右手做示範,手從腕帶的下方穿入。
2. 穿入後將腕帶含於手掌中。
3. 再將登山杖的握把輕輕握住即可。
4. 此款登山杖的握把上方有設計腕帶長度鎖定裝置。
其實登山杖的用途很簡單,主要是為了減少運動中對於膝關節的衝擊,將雙腳所承受的重量,分攤到手臂上;根據美國某研究機構,使用登山杖走路,能有效減少使用者膝蓋約22%的衝擊力,還可以讓腿部的肌肉群減輕21%的負擔。所以想要在登山時避免膝蓋傷害,正確使用登山杖就可以做到。
| |
我們在下坡時膝蓋受力最大,若先以登山杖抵地,腳再跨步,就能減少膝蓋受力;在平路或微上坡行走時,用一點力量將登山杖往後方推,讓身體往前推出去,就能輔助行走;以及在上坡時,利用登山杖把身體往上撐,也能讓雙腿肌肉減輕負擔。此外在遇到大石頭、難跨越或崎嶇的下坡地形時,使用登山杖可以多一個支撐點,輔助身體的穩定性、保持平衡。
登山杖材質以鋁合金為主流
買過登山杖的人會發現,登山杖的外觀看起來差異不很大,但價格的落差卻不小,影響價格的原因,主要來自杖身和握把的材質、整體重量、設計和品牌等。臺灣市面上販售的價位,主要落在2,000元上下,當然依品牌不同,也有更高或更低的價格。 登山杖材質有鋁合金、鈦合金和碳纖維,以鋁合金最常見,其次為鈦合金和碳纖維。鋁合金登山杖的價格最便宜,重量相對較鈦合金和碳纖維重,但鋁合金強度夠、不容易斷掉,一般使用上都綽綽有餘。鈦合金價格上相對來說偏高,重量上較鋁合金輕,追求輕量化的山友們會選擇鈦合金登山杖來減輕重量。而碳纖維在重量和強度上都是很好的選擇,但價格同樣偏高。 材質是影響重量的主要原因,而重量則影響價格,市面上最常見約在兩百多到三百多公克之間,在一般使用中,短時間使用並沒有感覺重量的差異很大。不過若時間一長,感覺會比較明顯。 |
登山杖能屈能伸
有別於傳統一整支木製的登山杖,市面上的登山杖都是做成2~4節不等,可以依個人身型需求調整長度,也可以縮短方便收納。杖身幾節比較好呢?杖身越多節,則能讓收折起來的長度越短,而越少節則收起來時越長。2節的登山杖收起來太長,臺灣比較少見到;至於4節的登山杖當然就能收得越短,短於50cm,收納便利,但杖身越多節,其關節也越容易損壞;所以最常見的都是折衷的3節,收起來約70cm以下,是市場主流。
有別於傳統一整支木製的登山杖,市面上的登山杖都是做成2~4節不等,可以依個人身型需求調整長度,也可以縮短方便收納。杖身幾節比較好呢?杖身越多節,則能讓收折起來的長度越短,而越少節則收起來時越長。2節的登山杖收起來太長,臺灣比較少見到;至於4節的登山杖當然就能收得越短,短於50cm,收納便利,但杖身越多節,其關節也越容易損壞;所以最常見的都是折衷的3節,收起來約70cm以下,是市場主流。
三節杖和四節杖拉伸後的長度同為135cm,但收折後三節杖為73cm,而四節杖為55cm。
至於折疊、伸縮的關節,較常見的結構是用旋轉固定的,將內部的塑膠卡榫撐開,即可固定;另一種則是像相機腳架以按壓的方式固定,主要是因為在天氣溼冷的惡劣環境中,旋轉型的結構會不容易操作、固定,而按壓的方式會較好操作。這些用來銜接每一節杖身的關節,其結構的材料當然會影響登山杖使用時的流暢和壽命,所以選購的時候,要實際操作看看是否順手,能否耐久。
至於折疊、伸縮的關節,較常見的結構是用旋轉固定的,將內部的塑膠卡榫撐開,即可固定;另一種則是像相機腳架以按壓的方式固定,主要是因為在天氣溼冷的惡劣環境中,旋轉型的結構會不容易操作、固定,而按壓的方式會較好操作。這些用來銜接每一節杖身的關節,其結構的材料當然會影響登山杖使用時的流暢和壽命,所以選購的時候,要實際操作看看是否順手,能否耐久。
握把材質與型式設計
目前市場上的握把材質約分為4種,軟木最貴,其次為低發泡海綿、橡膠,塑膠最便宜。
目前市場上的握把材質約分為4種,軟木最貴,其次為低發泡海綿、橡膠,塑膠最便宜。
塑膠
觸感較差,流汗、潮溼會滑,所以是作為休閒之用,不適合用在攀登,或須自行纏上握把帶。
橡膠
握感舒適,水份不易留,不會滑。
硬質軟木
握感舒服,有原木的接觸,缺點會吸汗,會髒、臭。
觸感較差,流汗、潮溼會滑,所以是作為休閒之用,不適合用在攀登,或須自行纏上握把帶。
橡膠
握感舒適,水份不易留,不會滑。
硬質軟木
握感舒服,有原木的接觸,缺點會吸汗,會髒、臭。
低發泡海綿
握感好、止滑效果好,天冷時握起來不會冰。
拐杖型T字握把
握把造型就像是拐杖,其優點是在下坡時支撐力好,適合郊山健行,不適用於困難地形。也有兩用型,即T字頭和直握把兩個點都可以握,但比較少人用,因為相對重量較重。
I字型(滑雪型)
有完全直的握把,也有做成一個斜角而非垂直,更符合人體工學,握時會比較舒適,所以彎頭設計的登山杖也比較貴。也有做加長型的I字型,因為在上坡時,手杖可能會高過肩膀,使用者就必須往下握,但握在鋁合金部位太細不好握,如果天氣冷,手會很冷甚至會黏住,所以刻意將握把加長。
握感好、止滑效果好,天冷時握起來不會冰。
拐杖型T字握把
握把造型就像是拐杖,其優點是在下坡時支撐力好,適合郊山健行,不適用於困難地形。也有兩用型,即T字頭和直握把兩個點都可以握,但比較少人用,因為相對重量較重。
I字型(滑雪型)
有完全直的握把,也有做成一個斜角而非垂直,更符合人體工學,握時會比較舒適,所以彎頭設計的登山杖也比較貴。也有做加長型的I字型,因為在上坡時,手杖可能會高過肩膀,使用者就必須往下握,但握在鋁合金部位太細不好握,如果天氣冷,手會很冷甚至會黏住,所以刻意將握把加長。
可視個人需求來選用 | 套在手背上就會不舒服 | ,端看個人使用習慣 |
登山杖周邊配件與功能
腕帶
由於要纏在手背上,所以要選擇軟且面積大的腕帶,使用時會較舒適,如果腕帶過於細或粗糙,長時間使用可能會磨破皮。此外,應選擇可調整長度的腕帶以符合個人使用習慣,最好選擇沒有帶扣的腕帶,如果附有帶扣則一定要試帶,以確定不會影響到手腕或手掌的活動。
杖尖
材質有鎢鋼,耐磨,一般多為高碳鋼,杖尖銳利有助於卡住石頭、縫隙,以增加穩定性。如果行走在一般水泥地或木板地,則會套上橡膠頭,以防滑或是避免刮傷木板。
擋泥片
如果插在泥地、沙地、雪地時,裝了擋泥片才不會整支插進去,甚至讓人跟著跌倒,造成危險。可以拆下,但建議不要拆以免遺失。
避震功能
可減少手腕的衝擊,會比較舒服,但相對價格高一點,損壞機率也會高一點。有些產品的避震功能還可以調整,在上坡時鎖住避震,手的力道才不會被避震系統吸收掉,遇到下坡時再打開避震,可以有效的減輕手腕的負擔。
腕帶
由於要纏在手背上,所以要選擇軟且面積大的腕帶,使用時會較舒適,如果腕帶過於細或粗糙,長時間使用可能會磨破皮。此外,應選擇可調整長度的腕帶以符合個人使用習慣,最好選擇沒有帶扣的腕帶,如果附有帶扣則一定要試帶,以確定不會影響到手腕或手掌的活動。
杖尖
材質有鎢鋼,耐磨,一般多為高碳鋼,杖尖銳利有助於卡住石頭、縫隙,以增加穩定性。如果行走在一般水泥地或木板地,則會套上橡膠頭,以防滑或是避免刮傷木板。
擋泥片
如果插在泥地、沙地、雪地時,裝了擋泥片才不會整支插進去,甚至讓人跟著跌倒,造成危險。可以拆下,但建議不要拆以免遺失。
避震功能
可減少手腕的衝擊,會比較舒服,但相對價格高一點,損壞機率也會高一點。有些產品的避震功能還可以調整,在上坡時鎖住避震,手的力道才不會被避震系統吸收掉,遇到下坡時再打開避震,可以有效的減輕手腕的負擔。
選購首重操作順手
選購登山杖,首先要考量個人使用需求及個人預算。如果只是用於郊山散步、健行或驅狗,以及老人家輔助行走,功能性的影響就不大,滑雪型和拐杖型把手都可以,試試看好不好握,是否順手、好操作,選擇自己可接受的價格即可。如果是要攀登有難度的高山,就建議選擇專業的滑雪型握把,一定要好操作、重量輕,依照上述的要點,一項一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登山杖,否則在山上已經走得很辛苦,如果登山杖無法發揮功效甚至成為累贅,可能用了一次就會想丟掉。
選購登山杖,首先要考量個人使用需求及個人預算。如果只是用於郊山散步、健行或驅狗,以及老人家輔助行走,功能性的影響就不大,滑雪型和拐杖型把手都可以,試試看好不好握,是否順手、好操作,選擇自己可接受的價格即可。如果是要攀登有難度的高山,就建議選擇專業的滑雪型握把,一定要好操作、重量輕,依照上述的要點,一項一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登山杖,否則在山上已經走得很辛苦,如果登山杖無法發揮功效甚至成為累贅,可能用了一次就會想丟掉。
按平時走路節奏,登山 杖往下往後頂,讓身體向 前。 | 應讓登山杖向下頂,施力 支撐身體向上。 | 先落地,手臂施力做支撐 ,再讓腳跨出,以分擔膝 蓋的壓力。 |
登山杖的使用方法
一支小小登山杖,使用正確可以讓攀登活動更省力、更安全;相反地,如果使用不當,可能未蒙其利反受其害,還是要仔細學習,以前如果有錯誤的使用習慣,及早修正,讓這個登山小小配角發揮大大功效!
登山杖握法
大部份的人會直接穿過腕帶,讓登山杖掛在手上,以防止登山杖離手。不過腕帶還有更重要的功能,試試看由下向上,讓腕帶固定在手背上,就能藉由腕帶讓手臂與登山杖間,得到更有效的支撐與固定,而不是只靠手掌緊握,除了穩定性會更佳,手也比較不會痠。
登山杖雖好用,但使用上也必須注意,不可過度依賴而將過多的重量交由雙手及登山杖來負擔,以免當登山杖插到泥地甚至中空的地面(例如被雜草、落葉遮蔽的山路邊緣),造成身體失去平衡,要特別小心。
一支小小登山杖,使用正確可以讓攀登活動更省力、更安全;相反地,如果使用不當,可能未蒙其利反受其害,還是要仔細學習,以前如果有錯誤的使用習慣,及早修正,讓這個登山小小配角發揮大大功效!
登山杖握法
大部份的人會直接穿過腕帶,讓登山杖掛在手上,以防止登山杖離手。不過腕帶還有更重要的功能,試試看由下向上,讓腕帶固定在手背上,就能藉由腕帶讓手臂與登山杖間,得到更有效的支撐與固定,而不是只靠手掌緊握,除了穩定性會更佳,手也比較不會痠。
登山杖雖好用,但使用上也必須注意,不可過度依賴而將過多的重量交由雙手及登山杖來負擔,以免當登山杖插到泥地甚至中空的地面(例如被雜草、落葉遮蔽的山路邊緣),造成身體失去平衡,要特別小心。
長度調節
一般登山杖的刻度上面都會有標示STOP或是MAX,標示每一節拉伸的最大值,如果拉超過的話,登山杖就會無法鎖緊,甚至因而損壞。通常在調整長度時,會先將登山杖第一節拉至最大值的位置然後鎖緊,實際使用長度則靠登山杖的第二節來做調整。須注意,先調整完一節鎖緊之後,再開始調整第二節。
在平地行走時,應將登山杖置於腳尖旁,握住登山杖握把時,手的上臂與下臂應成90度夾角,不可讓手腕高於手肘,即為基準長度。依不同的地形,應再調整到適當的長度,例如在上坡時應稍微調短,在下坡時則調長些。
一般登山杖的刻度上面都會有標示STOP或是MAX,標示每一節拉伸的最大值,如果拉超過的話,登山杖就會無法鎖緊,甚至因而損壞。通常在調整長度時,會先將登山杖第一節拉至最大值的位置然後鎖緊,實際使用長度則靠登山杖的第二節來做調整。須注意,先調整完一節鎖緊之後,再開始調整第二節。
在平地行走時,應將登山杖置於腳尖旁,握住登山杖握把時,手的上臂與下臂應成90度夾角,不可讓手腕高於手肘,即為基準長度。依不同的地形,應再調整到適當的長度,例如在上坡時應稍微調短,在下坡時則調長些。
正確使用腕帶
登山杖上都會有一條腕帶,不過這條腕帶可不僅僅是要讓我們掛登山杖,或是防止登山杖離手而已,而是要更有效的藉由腕來支撐、固定,將身體的負擔透過手臂、手腕、登山杖傳至地面。如果沒有使用腕帶,而只靠手掌緊握登山杖,那麼穩定性會較差,手掌也容易痠。
在平地及緩上坡行走
手腳的擺動和平時走路是一樣的節奏,在左腳往前跨時,持杖的右手臂應往前帶,接著往下頂住地面向後推,讓身體往前,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,不然就沒有往前推的效果了。如果持雙杖就是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。
在較傾斜的陡坡行走
動作和平常走路的節奏一樣,但這時就沒辦法往後推來讓身體向前,應該手臂往前,登山杖向下頂住較高的地面,施力支撐身體向上,以手的力量來分擔大腿的力量。
在下坡行走
下坡對膝蓋衝擊大,所以這是最需要登山杖的情況。下坡時,應讓手臂往前,讓登山杖先落地,手臂施力做支撐,再讓腳跨出,以分擔膝蓋的壓力。這時登山杖應該調整多長,下杖的點要多遠,初期可反覆試幾次再依自己的習慣做調整。
由於下坡的衝擊力比較大,這時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,因此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的前面,而且必須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,因此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,這個動作並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,所以需要經常練習,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,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,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。必要的時候,可以加長登山杖的長度,完全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做調整。
登山杖上都會有一條腕帶,不過這條腕帶可不僅僅是要讓我們掛登山杖,或是防止登山杖離手而已,而是要更有效的藉由腕來支撐、固定,將身體的負擔透過手臂、手腕、登山杖傳至地面。如果沒有使用腕帶,而只靠手掌緊握登山杖,那麼穩定性會較差,手掌也容易痠。
在平地及緩上坡行走
手腳的擺動和平時走路是一樣的節奏,在左腳往前跨時,持杖的右手臂應往前帶,接著往下頂住地面向後推,讓身體往前,但是杖尖不要超過身體,不然就沒有往前推的效果了。如果持雙杖就是左手跟右手交互做一樣的動作。
在較傾斜的陡坡行走
動作和平常走路的節奏一樣,但這時就沒辦法往後推來讓身體向前,應該手臂往前,登山杖向下頂住較高的地面,施力支撐身體向上,以手的力量來分擔大腿的力量。
在下坡行走
下坡對膝蓋衝擊大,所以這是最需要登山杖的情況。下坡時,應讓手臂往前,讓登山杖先落地,手臂施力做支撐,再讓腳跨出,以分擔膝蓋的壓力。這時登山杖應該調整多長,下杖的點要多遠,初期可反覆試幾次再依自己的習慣做調整。
由於下坡的衝擊力比較大,這時候就要利用登山杖來減輕腿部的負荷,因此登山杖的位置一定要放在身體的前面,而且必須要比前腳先著地才能達到分擔力量的效果,因此身體一定會向前傾斜,這個動作並不是我們下坡的自然動作,所以需要經常練習,同時要自己感覺登山杖要放多遠的位置,才能達到減緩腿部壓力的效果,而且不會拖慢原來行進的速度和節奏。必要的時候,可以加長登山杖的長度,完全根據個人的感覺來做調整。
Rhino 犀牛三節式超輕碳纖維登山杖-黑色 $990
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prod/DEAR26-A49281093?q=/S/DEAR26
Rhino 犀牛三節式拐杖、登山兩用杖 $930
http://24h.pchome.com.tw/prod/DEAR26-A46015046?q=/S/DEAR26
http://www.outside.tw/Report/Report_detail.asp?infodid=8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